《见识》观后

  前阵子公司活动,我参与投稿为部门赢得一小笔活动经费,部长让我选一份100元内的礼物作为奖品鼓励,最终我选了吴军老师的两本书《智能时代》和《见识》。就在上个月,我看完了《见识》,鉴于以往看书都是找寻书中最有益于自己的一点加以实践,化为己用,其他观点仅作参考,对于好书则会闲时再翻阅。近来却也发现,这种方法读下来,很多书读完就忘,理解流于表面,没能真正看懂一本书。也因此,我决定换个方式读书,即在看完之后,将自己的体会写出来,再慢慢咀嚼消化,真正去感受这本书,不再走马观花,希望这样能有更好的效果。见识这本书,也将是我这么实践的第一本。


  见识,我豆瓣给分4星,有名气的加分因素。在此之前,《浪潮之巅》和《数学之美》让我吴军老师科普方式很是喜欢,也就对这本抱有一定的期待。此次看完确有所获,自觉书中有些内容值得分享,但书中也有部分内容用吴老师的话说,“尽是些绝对正确,但又毫无用处的大道理。”因此是一本中等质量的书。对这本书的简单总结,我觉得豆瓣网友 violet&blue做得很好,具体如下。其中几点我亲身实践过,受益匪浅,也贴出来与君共享。

1、最有效的沟通是第一时间直接给出答案,然后补充解释(金字塔原理);
2、做事要积极,做公司的主人,而非过客;
3、用OKR的方式去管理工作和生活;
4、凡事做记录;
5、少做事,把事情做好(排优先级);
6、钱的本质是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;
7、讲话的人有责任保证信息按时、准确地送达对方,并确认对方收到;
8、每件事都要产生应该的的效果,不做无用功;
9、有风险意识,多思考

  序言部分,吴军讲起他对命运的理解,“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”,它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,环境的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”,要命好,就需要信命和认命,“信命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,认命则是不超越命运给自己画的线,对于得不到的坦然接受”。这观点偏中性,我上周写的行事三原则,观点与此类似。简而言之,凡事就是要先尽人事,随后才听天命,而最高智慧是能够明了所能和所不能,对所能之事精进,对不能之事坦然接受。

  开文提“成功只是手段,不是目的”,提醒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不能为了成功而追求成功,这也是本书的最基本立足点。书中言,“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,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”,这也就是很多人追求更高见识的原因。但,众所周知,见识并不是看一本书,听几番道理就能够增长开阔的,更多来自于阅历和实践,其过程类似于论语中孔子“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。”也有如王国维说的治学三境界,每达到一个境界,自然会看到局限,然后精进到下一个境界,一环扣一环。就此而言,这本书讲的是如何通过一些观念常识、一些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方法、一些行动,提升自己的见识,实现精进。

  这本书的定位也就决定书中观点会多,而篇幅所限也就只能浅尝,无法深入。如公司新旧更替,这一点在浪潮中有所介绍,因此本书在讲述之时,也并未多做深入,但其中几个点串联起来,其思路也不错。吴老师说,小公司得以超越大公司在于其理念更新,大小之争是新旧时代的竞争,旧时代一定竞争不过新时代。在后面却也说,谷歌“为了避免重复IBM和微软失败的老路,佩奇才把已经成熟的果实交给他人看管,自己负责起最需要支持、最需要资源的新业务。”这阐述了一个现实,新旧时代的竞争,有时需要环境和各种资源的支持,不然在阶层和资源分配固话的大企业中,新的创意即便很好,也很容易胎死腹中。应对这种资源重分配问题的,除了像佩奇这种亲自下海,国内还有一个不错的理念,芬尼克兹老总宗毅的裂变创业理念, 通过员工参股公司老员工内部裂变创业,一方面能很好选拔人才,留住人才,鼓励员工创新,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扩展公司的业务,其间的新人组也能很好看到新生代的理念和需求,感知潜在的可能,是一种成熟而又安全的企业发展机制,我也曾有幸参与一次现场活动,方式新颖也很安全。

  关于好产品的定义,吴老师认为首先是要功能好,其实要让大家认可相应的品牌。这点好理解,首先假设价格皆可接受,质量不好的产品在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自然会被质量好的淘汰;相同质量的两种产品,人们则会接受品牌名气高一点的。常识里,好品牌除了有质量上的保证,遇差的风险低,免去选择的苦恼,更重要还有一点摩拜单车王晓峰说得很好,“一个客户买一个产品与否,功能、性价比、好友等都是次要的,最重要的是有面子。”1不少品牌的价值就在于他满足了很多人的面子,用户就愿意买单了,比如海底捞、苹果手机等。

  回到IT产品,吴老师认为IT产品被市场认可需要经历三个阶段,第一阶段,有好想法但产品问题多,只有技术敏感的人才会去关注和使用;第二阶段是解决第一阶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,但成本高掩盖了技术上的优势,影响其推广;第三阶段,解决价格问题,普及大众。这也就是“第三眼美女”的概念,任何过不了第三眼的产品都不算好的产品。不过私以为,这三个过程还需伴随着市场的成熟,有一些优秀的产品因为市场的不成熟,其理念过于超前,不能为市场所接受,最终不能得到成功的推广,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(十大因理念超前而惨败的公司)。

  除了上面提及王晓峰的一个观点,书中也提及了王晓峰的另外两个销售智慧,“销售的本质是把钱收回来,把钱收回来的地位高于把东西卖出去;持续的生意——让顾客把买的东西用光”,前一点讲的就是卖出去只是手段,而收回来才是目的。我们公司在这部分采用一种代理机制避开风险,芯片通过代理商卖给客户,代理商跟我们拿芯片是现付(不完全现付),而代理商那边给到客户则是可延期付账,因此前阵子乐视的拖账风波并未真正影响我司。

  对于第二点,吴老师拓展到团队管理,“管理一个团队时,你给员工的奖励不能仅仅是一次充值的促销,然后让他们享受很多年,而是想办法让他们消耗掉这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,能够继续轻装奋斗。”我司的奖励体系便是如此,工资够养活自己,而每年的奖金却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,而每次奖励评估的是过去半年你的表现和做过什么,每次评价完之后一切归零,从头开始。这个机制支撑了多少人的拼搏向前,犹如悬线萝卜一根。

  回到最近,网上疯传谷歌即将回归中国,这也引发了谷歌百度之争的讨论。其中,网友们支持谷歌的论据可以用本书的一个说法总结,就是谷歌“将有用的信息送达每一个用户”。我也相信如果百度不做改变,谷歌回归后必将取得胜利,当然胜负之分未必就是在搜索引擎上。另外,谷歌的这个产品理念核心,Airbnb、Uber、滴滴也是如此践行,他们将有用的资源整合送达每个用户,而这些资源不是他们自己的,但取得了成功,因为他们都成功借此将产品做成了平台。

  如上的讨论归结起来,讨论的便是商业的本质,一言概之,商业就是解决人们遇到的问题,并让用户愿意多花钱。

  讲完这些大的,回归到小的,讲个人。在讲巴菲特的人生智慧时,书中谈到技术和艺术的区别,“技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进步,而且它有可传承性和可叠加性,也就是说徒弟不仅能学到师傅全部的技术,而且还可能做得更好。但是艺术没有这种特性。”这段指明了两个点,一个是师承关系的重要性,另一个则是点明哪些成功是可以复制的,哪些则是无法复制的。这也很好地让你明白,有何能有何不能,清楚自身优势形成强的着力点。

  然后提出伪工作的概念,什么是伪工作?这个概念有一定的价值,因为对照这几条,反观自身,我们能避免很多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,提高自己的效率,也能让自己找到逃离舒适区的方法。

1、那些既不能给公司带来较大收益,又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改进和“升级”,很多都是伪工作。
2、有的人,明明能够通过学习一种新技能更有效地工作,却偏偏要守着过去的旧工具工作,甚至手工操作,这种人是典型的为工作者。
3、做事情前不认真思考,做事时通过简单的试错方法盲目寻找答案。
4、做产品不讲究质量、不认真测试,上线后不停地修补,总是在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找漏洞和打补丁。
5、不注重用有限的资源解决95%的问题,而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纠结不必要的5%的问题。
6、每次开会找来大量不必要的人员旁听,或者总是去俺家那些不必要参加的会议。

  随后对于开发人员有一个警醒是很有价值,“如果一个开发人员不清楚自己所做的产品盈利能力如何,是非常危险的。”诚如文中所言,如果只执迷于技术,不了解自己开发的产品的盈利能力,那很容易做无用功,研发人员要站在“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”的高度去工作,这样才能真正让自己更能创造价值,更有价值,不至于被淘汰。而文中也提出一个模仿朗道五级形成的“五级工程师”概念,这个给诸位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个自己定位的参考。

第五级,一个人毕业后,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,能够熟练应用工程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,独立完成所分配的工作,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导。
第四级,需要有领导能力和在工程上把大问题化解为小问题的能力。
第三级,能够独立带领其他人做出一个为公司挣得利润的产品,本身必须是非常好的产品经理。
第二级,是能够做出先前没有的东西,世界因为他们多少有点不同。如jeff dean。
第一级,是开创一个产业的人,包括爱迪生、福特、贝尔等人。

  在方法介绍中,有谈及谷歌的OKR理念,这个理念跟我们公司的IDP(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)很像,但我们过IDP都是比较个人的,个人能力太守图也是保密的,但OKR则将这种进度公开化,其方法也许值得我司参考以进一步改善当前的IDP推展困境。

  这本书还有好些不错的观点和方法,比如“经营和管理的秘诀:不给选择”的观点、进度跟踪的消耗曲线模型等,不过本文不想罗列清单,因此点到即止。而读书了解到的方法和概念虽能给你现实生活提供一些助益,但也如我开篇提及的孔子,有些方法或者理念大家都懂,但践行不下去,其实这也就是见识和能力的局限。当你没到那个境界,没到那个火候,你所读就只能是一种观点,不能化为肌体的一部分。唯有知识经验进一步增长,见识开阔,你真正能理解时,自然就会用起来。所以看一本书,虽说未必能很快见效,但若有心,有朝一日,种下的种子终会萌芽成长。

  这篇文章写下来长度超过我的预期,内容也颇为繁杂,跟书的设定有一定关联吧。最后,我也想用圣艾德蒙的名言收尾,总结本文,Study as if you were to live forever,live as if you were die tomorrom.